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文件精神,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科学引用文献资料,杜绝论文作假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继续开展毕业设计(论文)重复率检测工作。对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
我校2025届毕业生。
二、检测要求
1.检测结果以维普论文检测报告为准,合格标准要求全文总相似比不得高于20%,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全文总相似比不得超过15%。
2.格式检测结果以“维普”检测报告为准,合格标准差错率不高于万分之十。
3.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检测结果以“维普”检测报告为准,2025届优秀毕业论文要求AI检测不超过30%。
4.学生提交检测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符合下列要求:以word文档格式。
论文文件命名格式:学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例:180101140114-张三-基于IPA模型的某省某村游客满意度研究)
5.“论文检测系统” 只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其系统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初步认定,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各教学单位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应组织专家小组进行鉴定,并做出结论。具体检测结果认定与处理方法见下表:
查重检测结果认定及处理
结果类别 |
查重检测结果 |
性质初步认定 |
处 理 |
A |
R≤20% |
通过检测 |
是否修改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确定。 |
B |
25﹪<R≤40﹪ (理科) 35﹪<R≤40﹪ (文科) |
疑似有抄袭行为 |
由所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鉴定,所在教学单位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备案;需要修改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修改后进行复检,若通过检测,按A类处理,若仍未通过检测,修改后只能参加二次答辩,且成绩<70分。 |
C |
R>40﹪ |
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 |
由所在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鉴定,所在教学单位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备案。如确认毕业设计(论文)不存在严重抄袭行为,按B类处理。如确认毕业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同时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计“不及格”。 |
(注:1.R为文字复制比,指被检测论文与非本人学术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数占全文的百分比。2.需要上传鉴定表的,请学生在维普系统最终稿中上传。)
三、检测内容
检测范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绪论(引言)、正文、结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
四、检测方式(检测包含查重检测、格式检测、AIGC检测)
论文重复率采取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稿检测、最终稿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文格式规范检查采取"最终定稿单次审查制",以提升检测效率。
1.论文答辩稿检测:学生登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点击过程化管理--论文答辩稿,学生提交论文答辩稿--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教秘提交检测进行批量检测,查重检测结果作为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论文检测不通过不能进行答辩。(人均一次检测机会,请谨慎提交)
2.论文最终稿检测:学生登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点击过程化管理--论文最终稿,学生提交论文最终稿--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教学秘书进行批量检测,查重检测结果作为毕业的依据,另论文最终稿检测增加格式检测部分,论文重复检测和格式检测不通过不能毕业(查重和格式各一次检测机会,请谨慎提交)
3.我校本年度首次引入AIGC检测,各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及论文类型自主决定是否启用AIGC检测。
五、其他说明
维普公司为避免我校学生在此类山寨网站上盲目自检,导致论文遗失被盗,特为学生开通了一条安全的论文自检通道,学生可自愿进入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的自检通道进行检测:https://vpcs.fanyu.com/personal/czc并下载检测报告。(学校专用版包含有往届论文)
教务部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