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教务首页 > 正文

太原工业学院关于修订2009年本科培养方案的意见

时间:2009年05月26日 08:48    作者:     点击:

培养方案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指导性文件,是学院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文件,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必须紧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够及时顺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专门人才,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太原工业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决定修订2009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修订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主线,立足山西,服务区域和全国经济建设,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我院的定位及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方案要体现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三三” 制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提高的教育理念。

2、遵循教育规律

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因材施教,围绕学生能力提高,素质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3、科学配置课程

合理设置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拓宽知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明确各课程的目标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二、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增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实践”原则

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

2、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原则

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合理配置各个教学环节。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教学与学生自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教学活动间关系,形成有机整体。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原则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保障效果和时间,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建立创新实验基地。既要贯彻执行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各专业要密切跟踪学科最新发展和专业最新技术,凝练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科学研究和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建设,整合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整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原有的军训、金工实习、公益劳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上,增设扩展学生专业技能和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素质创新大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

4、坚持“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原则

培养方案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的统一性和学科特色多样,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特长的差异。完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要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基础选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开放,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充分体现复合型、应用型和“三三”制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3、培养方案要体现“三三”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各专业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对专业准确定位基础上,把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发挥专业优势,充分体现分类培养的原则,体现我院的办学思想和专业特色:一部分专业培养方案要有利于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为学生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一部分专业培养方案要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为学生扩大就业优势;一部分专业培养方案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为学生提供工作平台。

4、课程性质统一设置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含人文类、复合类)、学科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和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三大类。要求各专业要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体系。

5、专业培养方案按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制订。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归类,专业方向课程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体现,要引导学生深入学科前沿。相近专业建立相同的校级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教育必修课程校、系两级教学平台。

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不同学科融合,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培养和文科学生科学素质,加强学科交叉。充分体现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创新教育的结合。

6、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案要求增加创新学分,具体参照《太原工业学院关于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7、为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保持计算机教学不断线。在第1学期安排计算机文化课,建议有关专业第3学期安排算法语言,第6学期安排微机原理及软件设计,机械设计与成型等专业第7学期还应安排CAD技术课。

8、保证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除在14学期安排公共外语课外,建议在第三、四学年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和专业技术双语课程。

四、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

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按4学年完成学业,课内总学时:理工类不超过2450学时,文、经、管、法类不超2550学时(包括必修与选修计划时数,不含专项实践环节),要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培养,可根据需要开设开放性实验。

1、总体结构

1)理论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军训、公益劳动等。

3)学分设置: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必须包含理论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创新学分。创新学分的认定参照《太原工业学院关于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理论教学的课程以16学时计为1学分,所有课程学时均按8学时倍数设置。

专项实践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实验专用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每周1学分。

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理论教学包括: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按照理工、文法和经管归类;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含学科基础教育必修课和学科基础教育选修课),按学科大类划分;

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按照专业特点规划。

专项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实验专用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1)必修课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是指全院所有专业都必修且学时统一的课程,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类、大学物理类、大学体育等(具体安排见附表)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指培养专业素质所必需的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指培养专业素质所必需的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要吸纳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应体现教学精简优化,课程规格(学时与学分)小型化的方向。

2)选修课

根据《太原工业学院关于公共选修课建议》相关规定,为使学生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扩展选修课的范围,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14学分(人文素质教育3学分,复合性人才教育4学分,体育类1学分,创新学分4学分,其它2学分任意选修)。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学期完成。

3)考试、考查课的确定

培养方案中须确定考试、考查课程类别。按照《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中“关于考试及成绩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4)所有的课程要有课程编码(引用2009年修订的课程编码)。

5)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应不低于教育部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执行标准;

6)各专业要重视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类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实践教学时数应不少于500学时,电类学生在校期间计算机实践教学时数应不少于300学时,其它理工类及文科类应不少于200学时。

3、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1)公共基础教育课程44%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0%

专业教育课程16%

2)必修课约占85%,选修课约占15%

为拓宽知识面,要求人文类选修160学时,学科基础教育选修课程为80学时,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为120学时。

3)实验学时占课内总学时10%左右,实践教学学分:工科专业不低于20%,其他专业不低于15%

4)每学期安排理论教学约为16周,周学时一般不超过26学时(不包括选修课)

5)学时调整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

a.“两课”教学计划由213学时调整为200学时,实践2周。

b.  就业指导16学时不计入课内总学时;物理实验56学时放入实践环节表格;英语由256学时调整为240学时;高等数学(上)由96学时调整为90学时,高等数学(下)由96学时调整为80学时,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加入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的选修课各两次。

c. 学科基础教育选修课程由64学时调整为80学时;专业教育选修课程由80学时调整为120学时。

4、培养方案中的周数分配如下:

本科学生在校总周数:200

其中:入学教育与军训:2

          毕业教育:  1

          理论教学:  112

          专项实践周、机动等其他实践38

          公益劳动:  2

          考试:      7

          假期:      38

5、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专业要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在原有实践教学基础上,增加工程训练、创新实验等环节,并尽可能加大实验课学时数。可以设置独立考核的实验课程。对高年级学生要先进行理论教学,再安排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实验周、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可延续至假期中进行。假期中占用时间建议为12周。

六、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须包含以下内容:

l、专业培养方案说明:包括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主要专业实验。

2、专业培养方案总体安排及教学周数分配表(表一)

3、专业培养方案理论教学进程表(表二)

4、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表三)

5、专业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表(表四)

6、专业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表五)

 

附:2009培养方案.rar

    太原工业学院2009级年历.doc

    09级中加班培养方案用表(理工科).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