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
成 果 名 称 基于岗位导向的产品设计优势专业建设
成果完成人 宋云谢玮 袁玲 樊婧 安静斌
成果完成单位 太原工业学院
成 果 科 类 艺术学
类 别 代 码 1311
推 荐 序 号 1708
成 果 网 址 http://jwc.tit.edu.cn/
推荐单位名称 太原工业学院
推 荐 时 间 2017年 7 月 17 日
山西省教育厅
填表说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 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
4.推荐序号由4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1《2017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名额分配表》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二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
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
7.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一、 成 果 简 介(可另加附页)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
获 奖
时 间 |
奖项名称 |
获 奖
等 级 |
授 奖
部 门 |
2013.10 |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
二等奖 |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
2016.3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 |
一等奖 (奖金8000元) |
TCT Inspired Minds |
2016.11 |
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
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组委会 |
成果
起止时间 |
起始:2013 年 10 月 实践检验期: 4 年
完成:2016 年 11 月 |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
1)构建了以山西转型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产品设计专业2014版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对山西行业发展需求的研究和论证,确定人才培养对接山西旅游行业发展和不锈钢材料产业,构建了两大培养模块,即以工业动画表现的旅游产品设计和以不锈钢材料为主的日用产品设计,突出了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解决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对接不够的问题。
2)构建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平台+模块”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原有传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打散重组,把与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课程及模块,建立了以设计表达能力、设计职业素养能力、旅游产品工业动画表现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及不锈钢材料日用产品设计能力等为主的课程模块,体现了从能力到能力要素的封装再到课程模块的构建的建设思路;岗位平台课程的构建内容及形式,反映了岗位导向的能力培养主线,解决了培养目标不明的问题。
3)建设了以项目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资源库及实践平台
《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自编讲义建设、《产品设计1》(改良)校级优质资源共享课建设,《Pro/ENGINEER Wildfire 5.0产品造型设计》教材的出版,《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案例集的建设等,均是以项目和案例为主进行构建,把案例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相融合,解决了学生所学不知所用的问题。
签订1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了企业实际项目教学资源库,丰富了师生实践经历,也推动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增强学生岗位意识,提高学生职业变化适应能力,为解决学生设计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资源保障。
4)构建了以管理制度及教学大纲为准绳的教学监控体系
新增各类教学管理制度25项,强调过程管理和措施的落实执行。新增的管理制度均是侧重于对教学过程管理的细化和规范,尤其是重要实践环节课程,因脱离课堂,原有的教学制度不宜监控,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保障了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修订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大纲58门,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详细的规定了课程的实践内容及要求,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 |
|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
1)建设思路
围绕转型发展和我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山西旅游行业,培养符合山西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产品设计人才。
2) 构建“植根本土,对接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调研分析,查找地方发展及社会岗位需求,以项目为主线构建课程模块,建立以项目驱动的产学研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图1),围绕山西旅游行业发展及不锈钢材料产业构建教学内容,制定了2014版培养方案并执行。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发现现阶段授课时段较长,不利于项目驱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课题组查找问题,吸取经验,将分段式与模块化结合,提出了团队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新构想,并以此修订了2016版培养方案。

图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框架
3)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项目驱动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将传统课程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和项目需要进行打散重构,建立课程模块(产学包)(图2)。立足山西旅游行业发展及不锈钢材料产业,构建模块课程,增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使学生熟悉山西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体现生产性、职业性的主干课程入手,完善课程标准,全面塑造设计人才的思想和智能结构。

图2 课程体系构建框架
4)通过教学改革,推动项目教学及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① 创新教学模式和授课形式,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手段及案例教学法及分段式集中教学改革强化学生项目实作、设计实战能力培养,促使学生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几年来共建设案例教程、自编讲义各1套(待出版)、教材1部和校级优质资源共享课1门;课题组主持、参与各类教研教改项目4项,其中省级1项;发表教研论文7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篇,另有1篇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主题征文三等奖。
② 开展调研,探索校企,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企业实际项目库,将合作企业的部分项目纳入到课堂教学,通过企业实际项目推动项目教学法实施,提高学生职业变化适应能力。几年来,建设企业实际项目18个,实现横向6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作为第二参与人参与我校王建军老师16.6万元横向项目(西山·壹号模型制作项目)。
5)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方案的执行
通过组织教学质量检查小组对专业各项教学进行检查,一方面强化常规教学检查,规范日常教学过程及教学秩序,主要以听课、督察为主;一方面落实专项检查,包括组织召开研讨会审核教学计划和教师教案,确保授课内容与计划、大纲一致,进一步保证培养效果。 |
|
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
1)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立分流培养-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和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通过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利用工作室制教学实践,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既能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摄入,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专项发展,提高其社会、就业竞争优势。
2):创新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对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对原有课程知识进行重组,划分新的课程模块,建立相应的产学包,即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又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应用中,同时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3)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项目驱动-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及案例驱动,将理论讲授变为实践案例,从而带动学生理论学习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增强其对设计的应用性与市场经济性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设计实践能力。
|
|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
1)应用情况
产品设计专业建设从13年立项开始,从2014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开始实践,覆盖全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团队教学、集中授课和项目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生反映较好,收益显著。
2)建设成效
学生就业: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2014年98%、2015年83%,2016年92%。
学科竞赛:近两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1项、优秀奖若干,占获奖总数的一半以上,全国一等奖1项(为山西高校首例),优秀奖11项;此外,还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唯一的一等奖一项。
大创项目:建设以来共立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3项,其中省级5项。
3)同行专家评价意见
杨刚俊: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
结合学院与专业实际,围绕山西旅游行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找准立足点,对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特色鲜明;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创新能力上独树一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该校产品设计专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无论是软性的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硬性的基础条件建设都取得较大发展,投入较大,实验设备和场所也是省内高校同行中较优的。
尹欢: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
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发展较快,硬件提高很快,实验室建设较好,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较多,且开设效果较好,实验室环境建设较为独特,尤其是展示橱窗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人才培养的思路上定位准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架构合理,培养过程思路清晰。
李仁伟:中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建设发展较好,教学管理过程细致,质量控制把关较好,很多的管理制度值得同行院校借鉴。
工作室制教学改革设想较为新颖,它将传统的工作室制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以项目驱动为主体,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有较好的提高,能为行业培养无缝对接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该专业以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动画设计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定位恰当,符合山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项目驱动出发重构课程体系,立意新颖,适合培养岗位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项目组能较好地将传统课程知识打散重构新的课程模块,体现出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
|
|
|
|
|
|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 持 人
姓 名 |
宋 云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8年 11 月 |
最后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副教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系副主任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教学/产品设计 |
工作单位 |
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联系电话 |
03513566884 |
移动电话 |
15003439728 |
电子信箱 |
draco110@163.com |
通讯地址 |
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1、2003年参与国家级《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
2、2012年参与《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指导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各一人次;指导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获得优秀奖两人次;
4、指导大学生参加2014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全国优秀奖3人次;
5、指导大学生参加2016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全国优秀奖5人次;
6、2009年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7、2012年山西省优秀班主任; |
主
要
贡
献 |
1、主持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策划以及组织和实施,组织对省内外各类企业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毕业生能力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建议的调查和分析。
2、主持制定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凝练专业特色等。
3、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产学研相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
4、主讲产品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3。
5、主持教学管理制度的编写以及制度的落实执行。
6、主持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及执行。
7、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8、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二 )完成人
姓 名 |
谢 玮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0年 11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副教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产品设计教学与研究 |
工作单位 |
太原工业学院 |
联系电话 |
15934108176 |
移动电话 |
15934108176 |
电子信箱 |
wei19801107@126.com |
通讯地址 |
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3,教育部
“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
主
要
贡
献 |
1、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创新研究”, 山西省教育厅,2016.4—2019.4。
2、2015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产品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民具设计主题性教学模式探究”,2015.10—2017.10。
3、太原工业学院双优双重工程项目““产品改良设计”优质教学共享资源建设”,2013.9-2016.9。
4、《Pro/ENGINEER Wildfire 5.0产品造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4月第一版 。
5、负责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6、参与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7、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三 )完成人
姓 名 |
袁 玲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6年 4 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讲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实验中心主任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教师/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 |
工作单位 |
太原工业学院 |
联系电话 |
03513566884 |
移动电话 |
18734901628 |
电子信箱 |
Yuanling0402@163.com |
通讯地址 |
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2015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海洋文化设计创意大赛,获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入围奖两项,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16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节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山西分赛,获三等奖两项,优秀奖一项;
2017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2017中国大学设计计算机设计大赛——山西分赛,获一等奖一项,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
主
要
贡
献 |
1、主持校教改项目“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二维)》课程中的应用”。
2、成果论文撰写:《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二维)》课程项目设计—以工业产品配色设计为例;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_二维_课程改革研究。
3、负责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4、参与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5、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6、编写《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二维)》案例手册。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四 )完成人
姓 名 |
樊 婧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6年10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讲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研究室主任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教师 产品设计 |
工作单位 |
太原工业学院 |
联系电话 |
13834531538 |
移动电话 |
13834531538 |
电子信箱 |
qingmu1023@qq.com |
通讯地址 |
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2016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2016全国工业设计大赛,获山西分赛区二等奖2项;全国赛区优秀奖2项 |
主
要
贡
献 |
1、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交互式设计方法在数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成果论文撰写:产品设计教学与交互设计结合初探;相异到相融_交互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3、项目方案的实施。
4、参与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研讨制定。
5、指导学科竞赛。
本 人 签 名:
2017年 7 月 12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五 )完成人
姓 名 |
安静斌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8年 8 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讲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教学/产品设计 |
工作单位 |
设计艺术系 |
联系电话 |
|
移动电话 |
13994208255 |
电子信箱 |
1466090340@ qq .com |
通讯地址 |
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
主
要
贡
献 |
1、成果论文撰写:手绘表现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作用;实用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手绘表现课程教学分析。
2、负责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3、参与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4、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5、自编讲义《产品造型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 持
单位名称 |
太原工业学院 |
主管部门 |
教务处 |
联 系 人 |
赵建义 |
联系电话 |
13613510501 |
传 真 |
0351-3566080 |
邮政编码 |
030008 |
通讯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
电子信箱 |
jianyi0501@qq.com |
主
要
贡
献 |
1.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了《太原工业学院双优双重工程教学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太原工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教学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鼓励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2.根据《太原工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管理办法》,学院每年进行院级教改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对立项项目进行资助建设,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同时,通过中期检查等形式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并督促项目建设,及时组织项目结题验收。从管理层面扶持开展教学改革项目探索创新与实践。
3.为推进内涵发展,学院制定了《太原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奖励办法》,对成果突出、应用推广效果好的教学项目作为突出教学业绩给予表彰奖励。以点带面,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
|
|
|
|
四、推荐单位意见
推
荐
意
见 |
(本栏由推荐单位填写,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用脱节、脱离本土的问题。项目提出围绕山西旅游行业发展和不锈钢材料的产业优势对市场人才的需求,建立了“以山西转型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的产学研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特色鲜明,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通过对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建构课程模块,结合企业项目资源建设、课程案例集建设和教材建设,进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分段式团队教学和产业化实训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与社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
项目应用于太原工业学院2012级至2016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通过项目建设与实践,近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一等奖的获得,是为山西首例),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扩大了就业率,受益学生达300余人。
经学院评审,同意推荐参评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五、评审意见
评
审
组
意
见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组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评
审
委
员
会
意
见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