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工院发〔2021〕11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教党〔2016〕58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学习宣传贯穿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晋教厅〔2016〕1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强化授课教师担当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自觉意识,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通过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挖各类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批学生喜爱的能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课和专业课;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团队;在三年内逐步实现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改革创新、示范引领的原则。积极挖掘各学科专业特点,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由点带面,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主要内容
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理想信念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各类现实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等多个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职业素养教育
把职业素养教育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求证务实、实践创新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塑造成为具有时代担当的应用型人才。
五、工作任务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
(二)开发系列特色课程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和教学骨干开发《山西故事》、《华夏经典》等系列课程,分层分类宣传山西地方特色和传统人文情怀,使广大学生了解山西、了解传统、了解历史,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四个自信”,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切实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拓宽培训渠道,充分运用教研组讨论、传帮带、集体备课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相关部门、各系(部)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线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六、具体要求
“课程思政”涵盖所有课程,可以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课堂管理
教师作为课堂第一责任人,既要严守教师规范,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身作则;也要强化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绝不能放任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睡觉和玩闹等有违学生手册和课堂纪律要求的现象不管,要从点滴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态度及纪律意识。
(二)课程大纲建设
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实现所有课程思政元素全覆盖。
(三)授课教案融入
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专业名人、专家学者、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等融入课程,作为课程讲授必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设计
探索“课程思政”多样化教学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采用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中。
(五)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明确团队教师的育人责任,建立团队教师的培养机制,参与“课程思政”的推进、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教研活动。
(六)典型案例总结
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好、学生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为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参考借鉴。
七、工作安排
(一)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近三年学院遴选部分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新课件(新教案)。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二)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推广活动
以基层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并全面开展课程思政的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合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三年内逐步实现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八、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太原工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管理。
(二)促进协同联动
建立以系(部)为主,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师工作部、评建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专业任课教师的研讨交流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并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的经验做法。
(四)提供经费支持
通过教改立项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立项课程给予3000元的建设经费,检验合格的课程思政改革课程课时酬金将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50%。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五)典范宣传机制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教学典范,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校报等多媒体的宣传平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改革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切实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九、其它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解释。
太原工业学院
二〇二一年修订